08 佛說十善業道經
- 念佛堂上 諸位眾靈
- 諸位龍天護法
- 諸位四眾弟子 同學
- 大眾請合掌
- 請與師父同念
-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
-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
-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
- 無上甚深微妙法
- 百千萬劫難遭遇
- 我今見聞得受持
- 願解如來真實義
- 堂上諸位眾靈
- 諸位龍天護法
- 諸位四眾弟子 同學
- 大眾 阿彌陀佛
- 請放掌
- 請翻開
- 《佛說十善業道經》
- 經文部分 第四頁 第五小行
- 在上一集
- 師父向大眾和龍王開示
- 什麼叫做佛 ?
- 佛的因緣是什麼 ?
- 佛的佛身
- 是用什麼方式
- 來顯現讓我們看見
- 今天
- 師父再簡單地向眾生解釋
- 大眾請合掌
- 請與師父同念
- 設無量億
- 自在梵王
- 悉不復現
- 其有瞻仰
- 如來身者
- 豈不目眩
- 請放掌
- 這句是補充上一段的經文
- 世尊向龍王來解說
- 佛 的因緣是什麼 ?
- 世尊說 佛的佛身
- 我們看上一段
- 世尊說 佛的佛身
- 從百千億福德所生
- 眾生你們要知道
- 要成佛
- 都需要經過
- 百千億萬劫的修行
- 要成佛
- 哪有那麼簡單呢 ?
- 你們說是不是呢 ?
- 不要說成佛了
- 成神都很困難
- 成爲神也還是屬於
- 六道的凡夫眾生
- 唯有佛
- 是已經超出十法界之上
- 要成就到佛的境界
- 非是一般人
- 所能想像得到的困難
- 不但要經過
- 千億萬萬劫的修行
- 還要有千億萬劫
- 所作所增的一切福德
- 什麼叫做福德 ?
- 福 叫做福報
- 德 叫做德行
- 要做到累劫累世
- 累千億萬劫的時間
- 做到什麼 ?
- 做到福慧雙修
- 福慧雙修
- 所謂的福慧雙修
- 就是 福德具足
- 智慧菩提 也要具足
- 要做到這樣
- 哪有這麼簡單
- 也就是說 累生累劫
- 第一 要做到淨業三福
- 不但如此
- 又要修持諸法 諸佛法
- 而且是累生累劫要修
- 累生累劫要做
- 很多人會說 真的很難
- 師父 好難喔
- 那是因為你不了解而已
- 其實
- 只要你下定決心
- 是做得到的
- 是做得到的
- 所以佛是經歷了
- 累劫累世的修行
- 累積了福德 福報而來
- 所以佛的諸相莊嚴
- 佛的法相莊嚴
- 有多麼莊嚴呢 ?
- 你看了會生歡喜心
- 你看了會生尊敬心
- 你看了不會起邪淫心
- 各位
- 你們知道這有多大的
- 福報跟功德嗎 ?
- 很簡單
- 我用一個比喻讓你們瞭解
- 佛如果站在你的面前
- 你如果看到佛像
- 佛像你們看過嗎 ?
- 是不是都看過佛像
- 你們看佛像
- 會生邪淫嗎 ?
- 你會生色心嗎 ?
- 有可能嗎 ?
- 不可能 !
- 你看到佛
- 是不是就心生尊敬呢 ?
- 生誠心呢 ?
- 這就叫莊嚴
- 佛的法相
- 和你們凡人的相貌不同
- 你們凡人看相貌
- 都是看那個臉
- 胭脂抹粉妝點的很美
- 打扮的越美
- 你們就會說很漂亮
- 但是你們看到那樣的相貌
- 你們會生邪淫
- 是不是呢 ?
- 或者是說
- 一個帥哥打扮得很帥
- 穿得很帥
- 你的心會生色心
- 佛的法相
- 不會讓眾生生色心
- 不但不會生色心
- 還生莊嚴寶相
- 讓你們會感覺尊敬之相
- 這個 要累劫累世的修行
- 是不是呢 ?
- 不但如此
- 你看佛像後面
- 是不是有一個像月亮
- 像太陽一樣的光明
- 有嗎 ?
- 佛的後面有一個光明
- 代表佛
- 可以照耀眾生的
- 一切疑慮
- 在佛的面前
- 眾生有任何的問題
- 佛都可以幫你們解決
- 那叫做 大智慧
- 所以這個太陽 不是代表
- 佛的背後真的背著一個太陽
- 而是代表佛性
- 如同黑暗中的光明
- 佛性猶如暗中的光明一樣
- 引導我們從黑暗走出光明
- 所以叫做光明顯曜 蔽諸大眾
- 什麼叫 蔽諸大眾 ?
- 在這個宇宙星空裡面
- 所有黑暗的星空
- 是不是有點點的星光
- 一點一點的星光
- 但是 唯有太陽
- 可以照亮一切
- 那些星光都沒有辦法
- 比太陽還要更顯耀
- 佛的智慧
- 就像這個太陽一樣
- 照亮一切黑暗
- 把那些似是而非
- 好像是正法
- 又好像不是正法的邪說
- 覆蓋過去
- 這叫做 佛法
- 也叫做 大乘法
- 蔽諸大眾 意思就是這樣
- 設無量億 自在梵王
- 悉不復現
- 什麼意思呢 ?
- 就算在這個盡虛空遍法界
- 有很多有修行的
- 這些天王 天主
- 或者是玉皇大帝 大梵天王
- 祂們的光芒
- 都比不過佛的光芒
- 所以就算這些天王
- 祂們的身體很光亮
- 祂們有著無上的光明
- 但是在佛的面前
- 祂們都變得黯淡
- 為什麼 ?
- 因為佛的福德願力
- 遠遠超過這些天王
- 所以這些自在的梵王
- 到了佛的面前
- 就好像被佛光遮蔽一樣
- 融入到佛的佛光之中
- 所以 其有瞻仰如來身者
- 豈不目眩
- 什麼叫做目眩 ?
- 眩
- 叫做閃耀的意思
- 這個 眩
- 也能夠解釋為
- 暈眩的意思
- 閃耀跟暈眩
- 閃耀跟暈眩
- 佛和這些天王站在一起
- 這些天王的光芒
- 忽然間都黯淡下來
- 其有瞻仰如來身者
- 豈不目眩
- 這是讚歎佛身
- 並不是說
- 我們眾生看著佛的身體
- 都亮到眼睛睜不開
- 不是這個意思
- 佛的光 是慈悲之光
- 是光明的顯現
- 但它又不刺眼
- 不像我們看太陽
- 我們不敢直視太陽
- 也不能直視
- 因為太陽的光
- 會傷害我們的視網膜
- 但佛的光是跟太陽一樣
- 可是你看佛光的時候
- 不會傷你的眼睛
- 不傷你的眼睛
- 但是 那個感覺
- 卻不輸給太陽的光
- 太陽的光
- 我們照到會感覺熱
- 會感覺刺眼
- 但佛的光
- 我們看到的時候
- 是看到光明
- 看到慈悲
- 看到清涼
- 不會感覺刺眼
- 你可以眼睛睜開的看他
- 你會覺得很光彩奪目
- 大眾知道那個感覺了嗎 ?
- 所以說
- 你們在往生的時候
- 如果有人
- 假裝是佛要來度你
- 那個光如果很刺眼
- 絕對不是佛
- 這樣你們了解嗎 ?
- 那絕對不是佛
- 那絕對是魔
- 和冤親債主
- 藉由那個境
- 要將你們引導到
- 地獄和業障的世界
- 所以佛來接引你的時候
- 雖然很亮
- 但是那個光
- 讓你感覺很清涼 很舒服
- 不會讓你刺眼
- 阿彌陀佛
- 他會從光中走出來
- 如果讓你感覺會刺眼
- 感覺眼睛會睜不開
- 就絕對不是
- 這樣大家知道了吧
- 這是一個提醒
- 所以豈不目眩
- 意思不是說
- 讓你眼睛睜不開
- 只是讓你感覺很燦爛而已
- 這是一個比喻
- 比喻給眾生聽
- 佛的心 佛的光芒
- 可以照諸黑暗
- 所有一切這些法王 天王
- 在佛面前
- 祂們也都變得暗淡一點
- 沒有那麼明顯的意思
- 這樣大眾了解
- 這段的意思嗎 ?
- 知道嗎 ?
- 這裡講的是 佛的法身
- 佛的法身
- 大眾 我們再繼續來研討以下
- 請合掌
- 請與師父同念
- 汝又觀此
- 諸大菩薩
- 妙色嚴淨
- 一切皆由
- 修習善業
- 福德而生
- 請放掌
- 這段講得很好
- 這段講的是
- 諸菩薩是什麼功德
- 才有這麼莊嚴的法身
- 大眾有看過菩薩的法相嗎 ?
- 我們現在佛堂裡面
- 能夠看到
- 觀世音菩薩的法相
- 觀世音菩薩
- 有三十六法相
- 三十六法相
- 相相皆有不同
- 但是 我們現在看西方三聖
- 觀世音菩薩的法相
- 就是顯化一個菩薩
- 一個天人之相
- 天人之相
- 大眾看這個法相
- 是不是讓人感覺很莊嚴呢 ?
- 很莊嚴 很慈悲
- 菩薩是什麼樣的因緣
- 修得這麼莊嚴的法相呢 ?
- 世尊教導我們 世尊說
- 汝又觀此 諸大菩薩
- 在當時
- 娑竭羅龍宮裡面
- 有這麼多菩薩在那裡
- 世尊請龍王
- 來觀看這些諸大菩薩
- 這些諸大菩薩的妙色嚴淨
- 我們先慢慢解釋
- 妙 是什麼 ?
- 妙 叫做妙有
- 色 叫做法相
- 法相
- 法相叫做色
- 嚴、淨
- 嚴 叫做莊嚴
- 淨 叫做清淨
- 很簡單的四個字
- 但是 是四種境界
- 什麼叫做 妙有 ?
- 菩薩的法相
- 你看菩薩身上所穿的
- 身上所掛的這些瓔珞
- 這些都是珠寶 都是寶
- 妙
- 你看這些寶
- 這些珠寶在佛菩薩的身上
- 可以說是晶瑩剔透
- 每一個瓔珞跟珠寶
- 都是搭配得那麼的剛好
- 穿在菩薩的身上
- 讓人感覺心生尊敬
- 心生尊敬
- 菩薩的髮飾
- 跟菩薩頭頂所戴的法冠
- 都是非常的妙有
- 非常的妙有
- 這些東西
- 凡間找不到
- 色 講的是法相
- 菩薩的法相
- 跟佛有一點不一樣
- 稍微不同
- 菩薩穿的是天人
- 天人相
- 穿的是天衣
- 叫做天衣無縫 叫天衣
- 戴的是珠寶瓔珞
- 頭戴的是寶冠
- 但是 你注意看
- 菩薩的法相
- 跟佛都一樣
- 菩薩的法相
- 其實跟佛沒有兩樣的
- 都是一樣的妙相
- 我們看菩薩
- 你看他身上穿的這個天人相
- 已經美過我們世間
- 所有一切的
- 這些美女 這些俊男
- 他們所穿的法衣跟法相
- 可是你看了菩薩的相
- 你還不會生邪淫
- 不生邪淫之心
- 看到菩薩會生莊嚴讚歎
- 以及誠心 誠敬之心
- 這就是菩薩和佛的不同
- 這樣大衆知道嗎 ?
- 這樣大衆了解嗎 ?
- 菩薩和佛不同
- 佛的法相莊嚴
- 菩薩的法相
- 也等同跟佛一樣莊嚴
- 所以叫做什麼呢 ?
- 法相莊嚴 清淨
- 莊嚴 清淨
- 我們看佛也好
- 看菩薩也好
- 我們看到這些相
- 都會想要尊敬地禮拜他
- 而不會去生一些邪淫
- 或是什麼亂七八糟的想法
- 不會吧 是不是呢 ?
- 這就是不同
- 這就叫做妙色嚴淨
- 為什麼呢 ?
- 我跟你們說
- 在我們這個世間凡塵
- 人人都是著相
- 我們看到美的
- 我們就會心生喜好
- 看到好看的
- 我們就會心生喜好
- 是不是呢 ?
- 這就是我們眾生的業
- 有的人還不相信
- 有的小姐打扮得很美
- 年輕的時候
- 是不是很多人
- 會偷偷地看妳 ?
- 是不是呢 ?
- 這種人如果
- 到那些比較不好的場所
- 比較不好的地方
- 是不是很危險 ?
- 是不是呢 ?
- 她就有可能會遇到一些
- 歹徒和壞人的侵犯
- 所以這個相
- 不但不能保護自己
- 反遭災厄
- 所以這個相
- 並不能稱作妙相
- 也不能稱作是好的
- 有的人就把自己裝扮得很美
- 對 人人都說妳很美
- 這沒有錯
- 但是妳如果走到那些
- 黑暗的地方 妳就危險了
- 不知道妳會發生什麼事情
- 很多社會事件就是這樣來的
- 是不是呢 ?
- 你把自己打扮得很瀟灑
- 結果呢 ?
- 招蜂引蝶
- 所以這個相
- 我們凡人的相
- 不能稱為莊嚴
- 凡人的相 叫做什麼呢 ?
- 叫做俗相
- 俗 凡俗之相
- 這個凡俗之相
- 也有分等級
- 分等級
- 面相如果比較好看
- 你的人緣就比較好
- 面相如果比較難看
- 你就會比較自卑
- 這就是世間眾生
- 造善造惡得來的果報
- 你如果造善 你就漂亮
- 你造惡 你就醜陋
- 這是很簡單的道理
- 但是就算我們生得再漂亮
- 也跟不上佛菩薩
- 因為很簡單
- 你坐在桌上
- 沒有人會去拜你
- 但是佛菩薩
- 人家看到了會尊敬
- 這就是福德不同
- 原因都是什麼呢 ?
- 一切皆由
- 修習善業福德而生
- 大衆 你們看到原因了嗎 ?
- 這一些法相莊嚴
- 諸相妙有
- 怎麼來的 ?
- 修福 修德而來
- 沒有那種不修福 不修德
- 你就能得好相 得善業
- 這是不可能的
- 很簡單的道理
- 說給你們聽
- 這是一個因果相續的世間
- 世尊跟我們說
- 種如是因 得如是果
- 是不是呢 ?
- 很簡單的道理
- 今天拿一顆
- 葡萄的種子
- 你把它種到土裡
- 請問它是生出葡萄
- 還是生出芭樂 ?
- 有可能
- 我種葡萄卻長出芭樂嗎
- 有可能嗎 ?
- 這是不可能的事情
- 但大衆就常常幻想
- 自己種葡萄卻要長出芭樂
- 所以才會有這麼多的妄想
- 如果要得到好果
- 就要種下好因
- 如果沒有種好因
- 種下的是惡因
- 就會得到惡果
- 很簡單的道理
- 是不是呢 ?
- 所以說
- 由這句話來警策我們眾生
- 什麼叫做警策呢 ?
- 時時警示我們
- 時時提醒我們
- 在佛桌上的這些佛菩薩
- 是經過多麼長久的修行
- 他們是累劫的修行
- 才得到此福報的
- 我們算什麼
- 我們以後如果往生
- 子孫如果願意為我們上香祭拜
- 就阿彌陀佛了
- 是不是呢 ?
- 還有很多的子孫
- 連祭拜都不願意拜
- 祖先就變成孤魂野鬼
- 這種情況很多
- 那就是你們累世不種福田
- 不種善因所得來的果報
- 你們今世還不趕快把握機會
- 所以
- 世尊教導我們的因果
- 這都是事實
- 因果都是真實的
- 差別只在於
- 我們大眾願不願意相信
- 你如果要相信
- 就要依經依教法去做
- 我跟你們說
- 絕對會帶給你們很大的感應
- 只怕是我們連聽都沒有聽過
- 聞所未聞
- 聽所未聽
- 這就沒辦法了
-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精舍
- 每一個禮拜我們都找一天
- 在這裡研讀佛經
- 這就是最大的原因
- 並不是師父今天
- 故意跟你們大眾說這些
- 讓你們感覺
- 好像是在教化你們
- 其實不是
- 今天會到精舍的
- 都是有緣的眾生
- 就算今天
- 你們無緣來到精舍
- 師父所講的經文
- 我們也透過媒體在播放
- 大衆都能夠聽
- 因為每聽一句
- 每一次你就會有所進步
- 相信這就是
- 諸佛菩薩和師父
- 希望眾生都能夠破迷開悟
- 離苦得樂的根本方法
- 這就是師父要向大眾開示的
- 也是今天
- 針對這部《十善業道經》
- 來向大眾做一個開示
- 希望大眾都能夠
- 跟隨佛學
- 勤修十善
- 斷惡修善
- 往生淨土大因
- 阿彌陀佛
- 今天師父就開示到這
- 大眾請合掌
- 請與師父同念
- 願消三障諸煩惱
- 願得智慧真明了
- 普願罪障悉消除
- 世世常行菩薩道
- 願生西方極樂中
- 九品蓮華為父母
- 花開見佛悟無生
- 不退菩薩為伴侶
- 阿彌陀佛
影片播放列表
- 念佛堂上 諸位眾靈
- 諸位龍天護法
- 諸位四眾弟子 同學
- 大眾請合掌
- 請與師父同念
-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
-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
-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
- 無上甚深微妙法
- 百千萬劫難遭遇
- 我今見聞得受持
- 願解如來真實義
- 堂上諸位眾靈
- 諸位龍天護法
- 諸位四眾弟子 同學
- 大眾 阿彌陀佛
- 請放掌
- 請翻開
- 《佛說十善業道經》
- 經文部分 第四頁 第五小行
- 在上一集
- 師父向大眾和龍王開示
- 什麼叫做佛 ?
- 佛的因緣是什麼 ?
- 佛的佛身
- 是用什麼方式
- 來顯現讓我們看見
- 今天
- 師父再簡單地向眾生解釋
- 大眾請合掌
- 請與師父同念
- 設無量億
- 自在梵王
- 悉不復現
- 其有瞻仰
- 如來身者
- 豈不目眩
- 請放掌
- 這句是補充上一段的經文
- 世尊向龍王來解說
- 佛 的因緣是什麼 ?
- 世尊說 佛的佛身
- 我們看上一段
- 世尊說 佛的佛身
- 從百千億福德所生
- 眾生你們要知道
- 要成佛
- 都需要經過
- 百千億萬劫的修行
- 要成佛
- 哪有那麼簡單呢 ?
- 你們說是不是呢 ?
- 不要說成佛了
- 成神都很困難
- 成爲神也還是屬於
- 六道的凡夫眾生
- 唯有佛
- 是已經超出十法界之上
- 要成就到佛的境界
- 非是一般人
- 所能想像得到的困難
- 不但要經過
- 千億萬萬劫的修行
- 還要有千億萬劫
- 所作所增的一切福德
- 什麼叫做福德 ?
- 福 叫做福報
- 德 叫做德行
- 要做到累劫累世
- 累千億萬劫的時間
- 做到什麼 ?
- 做到福慧雙修
- 福慧雙修
- 所謂的福慧雙修
- 就是 福德具足
- 智慧菩提 也要具足
- 要做到這樣
- 哪有這麼簡單
- 也就是說 累生累劫
- 第一 要做到淨業三福
- 不但如此
- 又要修持諸法 諸佛法
- 而且是累生累劫要修
- 累生累劫要做
- 很多人會說 真的很難
- 師父 好難喔
- 那是因為你不了解而已
- 其實
- 只要你下定決心
- 是做得到的
- 是做得到的
- 所以佛是經歷了
- 累劫累世的修行
- 累積了福德 福報而來
- 所以佛的諸相莊嚴
- 佛的法相莊嚴
- 有多麼莊嚴呢 ?
- 你看了會生歡喜心
- 你看了會生尊敬心
- 你看了不會起邪淫心
- 各位
- 你們知道這有多大的
- 福報跟功德嗎 ?
- 很簡單
- 我用一個比喻讓你們瞭解
- 佛如果站在你的面前
- 你如果看到佛像
- 佛像你們看過嗎 ?
- 是不是都看過佛像
- 你們看佛像
- 會生邪淫嗎 ?
- 你會生色心嗎 ?
- 有可能嗎 ?
- 不可能 !
- 你看到佛
- 是不是就心生尊敬呢 ?
- 生誠心呢 ?
- 這就叫莊嚴
- 佛的法相
- 和你們凡人的相貌不同
- 你們凡人看相貌
- 都是看那個臉
- 胭脂抹粉妝點的很美
- 打扮的越美
- 你們就會說很漂亮
- 但是你們看到那樣的相貌
- 你們會生邪淫
- 是不是呢 ?
- 或者是說
- 一個帥哥打扮得很帥
- 穿得很帥
- 你的心會生色心
- 佛的法相
- 不會讓眾生生色心
- 不但不會生色心
- 還生莊嚴寶相
- 讓你們會感覺尊敬之相
- 這個 要累劫累世的修行
- 是不是呢 ?
- 不但如此
- 你看佛像後面
- 是不是有一個像月亮
- 像太陽一樣的光明
- 有嗎 ?
- 佛的後面有一個光明
- 代表佛
- 可以照耀眾生的
- 一切疑慮
- 在佛的面前
- 眾生有任何的問題
- 佛都可以幫你們解決
- 那叫做 大智慧
- 所以這個太陽 不是代表
- 佛的背後真的背著一個太陽
- 而是代表佛性
- 如同黑暗中的光明
- 佛性猶如暗中的光明一樣
- 引導我們從黑暗走出光明
- 所以叫做光明顯曜 蔽諸大眾
- 什麼叫 蔽諸大眾 ?
- 在這個宇宙星空裡面
- 所有黑暗的星空
- 是不是有點點的星光
- 一點一點的星光
- 但是 唯有太陽
- 可以照亮一切
- 那些星光都沒有辦法
- 比太陽還要更顯耀
- 佛的智慧
- 就像這個太陽一樣
- 照亮一切黑暗
- 把那些似是而非
- 好像是正法
- 又好像不是正法的邪說
- 覆蓋過去
- 這叫做 佛法
- 也叫做 大乘法
- 蔽諸大眾 意思就是這樣
- 設無量億 自在梵王
- 悉不復現
- 什麼意思呢 ?
- 就算在這個盡虛空遍法界
- 有很多有修行的
- 這些天王 天主
- 或者是玉皇大帝 大梵天王
- 祂們的光芒
- 都比不過佛的光芒
- 所以就算這些天王
- 祂們的身體很光亮
- 祂們有著無上的光明
- 但是在佛的面前
- 祂們都變得黯淡
- 為什麼 ?
- 因為佛的福德願力
- 遠遠超過這些天王
- 所以這些自在的梵王
- 到了佛的面前
- 就好像被佛光遮蔽一樣
- 融入到佛的佛光之中
- 所以 其有瞻仰如來身者
- 豈不目眩
- 什麼叫做目眩 ?
- 眩
- 叫做閃耀的意思
- 這個 眩
- 也能夠解釋為
- 暈眩的意思
- 閃耀跟暈眩
- 閃耀跟暈眩
- 佛和這些天王站在一起
- 這些天王的光芒
- 忽然間都黯淡下來
- 其有瞻仰如來身者
- 豈不目眩
- 這是讚歎佛身
- 並不是說
- 我們眾生看著佛的身體
- 都亮到眼睛睜不開
- 不是這個意思
- 佛的光 是慈悲之光
- 是光明的顯現
- 但它又不刺眼
- 不像我們看太陽
- 我們不敢直視太陽
- 也不能直視
- 因為太陽的光
- 會傷害我們的視網膜
- 但佛的光是跟太陽一樣
- 可是你看佛光的時候
- 不會傷你的眼睛
- 不傷你的眼睛
- 但是 那個感覺
- 卻不輸給太陽的光
- 太陽的光
- 我們照到會感覺熱
- 會感覺刺眼
- 但佛的光
- 我們看到的時候
- 是看到光明
- 看到慈悲
- 看到清涼
- 不會感覺刺眼
- 你可以眼睛睜開的看他
- 你會覺得很光彩奪目
- 大眾知道那個感覺了嗎 ?
- 所以說
- 你們在往生的時候
- 如果有人
- 假裝是佛要來度你
- 那個光如果很刺眼
- 絕對不是佛
- 這樣你們了解嗎 ?
- 那絕對不是佛
- 那絕對是魔
- 和冤親債主
- 藉由那個境
- 要將你們引導到
- 地獄和業障的世界
- 所以佛來接引你的時候
- 雖然很亮
- 但是那個光
- 讓你感覺很清涼 很舒服
- 不會讓你刺眼
- 阿彌陀佛
- 他會從光中走出來
- 如果讓你感覺會刺眼
- 感覺眼睛會睜不開
- 就絕對不是
- 這樣大家知道了吧
- 這是一個提醒
- 所以豈不目眩
- 意思不是說
- 讓你眼睛睜不開
- 只是讓你感覺很燦爛而已
- 這是一個比喻
- 比喻給眾生聽
- 佛的心 佛的光芒
- 可以照諸黑暗
- 所有一切這些法王 天王
- 在佛面前
- 祂們也都變得暗淡一點
- 沒有那麼明顯的意思
- 這樣大眾了解
- 這段的意思嗎 ?
- 知道嗎 ?
- 這裡講的是 佛的法身
- 佛的法身
- 大眾 我們再繼續來研討以下
- 請合掌
- 請與師父同念
- 汝又觀此
- 諸大菩薩
- 妙色嚴淨
- 一切皆由
- 修習善業
- 福德而生
- 請放掌
- 這段講得很好
- 這段講的是
- 諸菩薩是什麼功德
- 才有這麼莊嚴的法身
- 大眾有看過菩薩的法相嗎 ?
- 我們現在佛堂裡面
- 能夠看到
- 觀世音菩薩的法相
- 觀世音菩薩
- 有三十六法相
- 三十六法相
- 相相皆有不同
- 但是 我們現在看西方三聖
- 觀世音菩薩的法相
- 就是顯化一個菩薩
- 一個天人之相
- 天人之相
- 大眾看這個法相
- 是不是讓人感覺很莊嚴呢 ?
- 很莊嚴 很慈悲
- 菩薩是什麼樣的因緣
- 修得這麼莊嚴的法相呢 ?
- 世尊教導我們 世尊說
- 汝又觀此 諸大菩薩
- 在當時
- 娑竭羅龍宮裡面
- 有這麼多菩薩在那裡
- 世尊請龍王
- 來觀看這些諸大菩薩
- 這些諸大菩薩的妙色嚴淨
- 我們先慢慢解釋
- 妙 是什麼 ?
- 妙 叫做妙有
- 色 叫做法相
- 法相
- 法相叫做色
- 嚴、淨
- 嚴 叫做莊嚴
- 淨 叫做清淨
- 很簡單的四個字
- 但是 是四種境界
- 什麼叫做 妙有 ?
- 菩薩的法相
- 你看菩薩身上所穿的
- 身上所掛的這些瓔珞
- 這些都是珠寶 都是寶
- 妙
- 你看這些寶
- 這些珠寶在佛菩薩的身上
- 可以說是晶瑩剔透
- 每一個瓔珞跟珠寶
- 都是搭配得那麼的剛好
- 穿在菩薩的身上
- 讓人感覺心生尊敬
- 心生尊敬
- 菩薩的髮飾
- 跟菩薩頭頂所戴的法冠
- 都是非常的妙有
- 非常的妙有
- 這些東西
- 凡間找不到
- 色 講的是法相
- 菩薩的法相
- 跟佛有一點不一樣
- 稍微不同
- 菩薩穿的是天人
- 天人相
- 穿的是天衣
- 叫做天衣無縫 叫天衣
- 戴的是珠寶瓔珞
- 頭戴的是寶冠
- 但是 你注意看
- 菩薩的法相
- 跟佛都一樣
- 菩薩的法相
- 其實跟佛沒有兩樣的
- 都是一樣的妙相
- 我們看菩薩
- 你看他身上穿的這個天人相
- 已經美過我們世間
- 所有一切的
- 這些美女 這些俊男
- 他們所穿的法衣跟法相
- 可是你看了菩薩的相
- 你還不會生邪淫
- 不生邪淫之心
- 看到菩薩會生莊嚴讚歎
- 以及誠心 誠敬之心
- 這就是菩薩和佛的不同
- 這樣大衆知道嗎 ?
- 這樣大衆了解嗎 ?
- 菩薩和佛不同
- 佛的法相莊嚴
- 菩薩的法相
- 也等同跟佛一樣莊嚴
- 所以叫做什麼呢 ?
- 法相莊嚴 清淨
- 莊嚴 清淨
- 我們看佛也好
- 看菩薩也好
- 我們看到這些相
- 都會想要尊敬地禮拜他
- 而不會去生一些邪淫
- 或是什麼亂七八糟的想法
- 不會吧 是不是呢 ?
- 這就是不同
- 這就叫做妙色嚴淨
- 為什麼呢 ?
- 我跟你們說
- 在我們這個世間凡塵
- 人人都是著相
- 我們看到美的
- 我們就會心生喜好
- 看到好看的
- 我們就會心生喜好
- 是不是呢 ?
- 這就是我們眾生的業
- 有的人還不相信
- 有的小姐打扮得很美
- 年輕的時候
- 是不是很多人
- 會偷偷地看妳 ?
- 是不是呢 ?
- 這種人如果
- 到那些比較不好的場所
- 比較不好的地方
- 是不是很危險 ?
- 是不是呢 ?
- 她就有可能會遇到一些
- 歹徒和壞人的侵犯
- 所以這個相
- 不但不能保護自己
- 反遭災厄
- 所以這個相
- 並不能稱作妙相
- 也不能稱作是好的
- 有的人就把自己裝扮得很美
- 對 人人都說妳很美
- 這沒有錯
- 但是妳如果走到那些
- 黑暗的地方 妳就危險了
- 不知道妳會發生什麼事情
- 很多社會事件就是這樣來的
- 是不是呢 ?
- 你把自己打扮得很瀟灑
- 結果呢 ?
- 招蜂引蝶
- 所以這個相
- 我們凡人的相
- 不能稱為莊嚴
- 凡人的相 叫做什麼呢 ?
- 叫做俗相
- 俗 凡俗之相
- 這個凡俗之相
- 也有分等級
- 分等級
- 面相如果比較好看
- 你的人緣就比較好
- 面相如果比較難看
- 你就會比較自卑
- 這就是世間眾生
- 造善造惡得來的果報
- 你如果造善 你就漂亮
- 你造惡 你就醜陋
- 這是很簡單的道理
- 但是就算我們生得再漂亮
- 也跟不上佛菩薩
- 因為很簡單
- 你坐在桌上
- 沒有人會去拜你
- 但是佛菩薩
- 人家看到了會尊敬
- 這就是福德不同
- 原因都是什麼呢 ?
- 一切皆由
- 修習善業福德而生
- 大衆 你們看到原因了嗎 ?
- 這一些法相莊嚴
- 諸相妙有
- 怎麼來的 ?
- 修福 修德而來
- 沒有那種不修福 不修德
- 你就能得好相 得善業
- 這是不可能的
- 很簡單的道理
- 說給你們聽
- 這是一個因果相續的世間
- 世尊跟我們說
- 種如是因 得如是果
- 是不是呢 ?
- 很簡單的道理
- 今天拿一顆
- 葡萄的種子
- 你把它種到土裡
- 請問它是生出葡萄
- 還是生出芭樂 ?
- 有可能
- 我種葡萄卻長出芭樂嗎
- 有可能嗎 ?
- 這是不可能的事情
- 但大衆就常常幻想
- 自己種葡萄卻要長出芭樂
- 所以才會有這麼多的妄想
- 如果要得到好果
- 就要種下好因
- 如果沒有種好因
- 種下的是惡因
- 就會得到惡果
- 很簡單的道理
- 是不是呢 ?
- 所以說
- 由這句話來警策我們眾生
- 什麼叫做警策呢 ?
- 時時警示我們
- 時時提醒我們
- 在佛桌上的這些佛菩薩
- 是經過多麼長久的修行
- 他們是累劫的修行
- 才得到此福報的
- 我們算什麼
- 我們以後如果往生
- 子孫如果願意為我們上香祭拜
- 就阿彌陀佛了
- 是不是呢 ?
- 還有很多的子孫
- 連祭拜都不願意拜
- 祖先就變成孤魂野鬼
- 這種情況很多
- 那就是你們累世不種福田
- 不種善因所得來的果報
- 你們今世還不趕快把握機會
- 所以
- 世尊教導我們的因果
- 這都是事實
- 因果都是真實的
- 差別只在於
- 我們大眾願不願意相信
- 你如果要相信
- 就要依經依教法去做
- 我跟你們說
- 絕對會帶給你們很大的感應
- 只怕是我們連聽都沒有聽過
- 聞所未聞
- 聽所未聽
- 這就沒辦法了
-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精舍
- 每一個禮拜我們都找一天
- 在這裡研讀佛經
- 這就是最大的原因
- 並不是師父今天
- 故意跟你們大眾說這些
- 讓你們感覺
- 好像是在教化你們
- 其實不是
- 今天會到精舍的
- 都是有緣的眾生
- 就算今天
- 你們無緣來到精舍
- 師父所講的經文
- 我們也透過媒體在播放
- 大衆都能夠聽
- 因為每聽一句
- 每一次你就會有所進步
- 相信這就是
- 諸佛菩薩和師父
- 希望眾生都能夠破迷開悟
- 離苦得樂的根本方法
- 這就是師父要向大眾開示的
- 也是今天
- 針對這部《十善業道經》
- 來向大眾做一個開示
- 希望大眾都能夠
- 跟隨佛學
- 勤修十善
- 斷惡修善
- 往生淨土大因
- 阿彌陀佛
- 今天師父就開示到這
- 大眾請合掌
- 請與師父同念
- 願消三障諸煩惱
- 願得智慧真明了
- 普願罪障悉消除
- 世世常行菩薩道
- 願生西方極樂中
- 九品蓮華為父母
- 花開見佛悟無生
- 不退菩薩為伴侶
- 阿彌陀佛

請翻開《佛說十善業道經》,經文部分,第四頁,第五小行。
在上一集,師父向大眾和龍王開示,什麼叫做佛?佛的因緣是什麼?佛的佛身,是用什麼方式來顯現讓我們看見。今天,師父再簡單地向眾生解釋。
大眾請合掌,請與師父同念:
「設無量億,自在梵王,悉不復現。其有瞻仰,如來身者,豈不目眩?」
請放掌。
這句是補充上一段的經文,世尊向龍王來解說,佛的因緣是什麼?世尊說,佛的佛身,我們看上一段,世尊說,佛的佛身,從百千億福德所生。眾生你們要知道,要成佛,都需要經過百千億萬劫的修行。
要成佛,哪有那麼簡單呢?你們說是不是呢?不要說成佛了,成神都很困難。成爲神也還是屬於六道的凡夫眾生,唯有佛,是已經超出十法界之上。要成就到佛的境界,非是一般人所能想像得到的困難。
不但要經過千億萬萬劫的修行,還要有千億萬劫所作所增的一切福德。什麼叫做福德?福,叫做福報;德,叫做德行。要做到累劫累世、累千億萬劫的時間,做到什麼?做到福慧雙修。
福慧雙修。所謂的福慧雙修,就是:福德具足,智慧菩提,也要具足。要做到這樣,哪有這麼簡單。也就是說,累生累劫,第一,要做到淨業三福;不但如此,又要修持諸法、諸佛法,而且是累生累劫要修,累生累劫要做。很多人會說:「真的很難,師父,好難喔!」那是因為你不了解而已。其實,只要你下定決心,是做得到的,是做得到的。
所以佛是經歷了累劫累世的修行,累積了福德、福報而來。所以佛的諸相莊嚴,佛的法相莊嚴,有多麼莊嚴呢?你看了會生歡喜心,你看了會生尊敬心,你看了不會起邪淫心。
各位,你們知道這有多大的福報跟功德嗎?
很簡單,我用一個比喻讓你們瞭解。佛如果站在你的面前,你如果看到佛像,佛像你們看過嗎?是不是都看過佛像?你們看佛像,會生邪淫嗎?你會生色心嗎?有可能嗎?不可能!你看到佛,是不是就心生尊敬呢?生誠心呢?這就叫莊嚴。
佛的法相,和你們凡人的相貌不同。你們凡人看相貌,都是看那個臉,胭脂抹粉妝點的很美,打扮的越美,你們就會說很漂亮,但是你們看到那樣的相貌,你們會生邪淫,是不是呢?或者是說,一個帥哥打扮得很帥,穿得很帥,你的心會生色心。佛的法相,不會讓眾生生色心,不但不會生色心,還生莊嚴寶相,讓你們會感覺尊敬之相。這個,要累劫累世的修行,是不是呢?
不但如此,你看佛像後面,是不是有一個像月亮、像太陽一樣的光明?有嗎?佛的後面有一個光明,代表佛可以照耀眾生的一切疑慮。在佛的面前,眾生有任何的問題,佛都可以幫你們解決,那叫做「大智慧」。所以這個太陽,不是代表佛的背後真的背著一個太陽,而是代表佛性,如同黑暗中的光明。佛性猶如暗中的光明一樣,引導我們從黑暗走出光明。
所以叫做「光明顯曜,蔽諸大眾」。什麼叫「蔽諸大眾」?在這個宇宙星空裡面,所有黑暗的星空,是不是有點點的星光?一點一點的星光。但是,唯有太陽,可以照亮一切,那些星光都沒有辦法比太陽還要更顯耀。佛的智慧,就像這個太陽一樣,照亮一切黑暗,把那些似是而非、好像是正法、又好像不是正法的邪說,覆蓋過去。這叫做「佛法」,也叫做「大乘法」。「蔽諸大眾」,意思就是這樣。
「設無量億,自在梵王,悉不復現。」什麼意思呢?就算在這個盡虛空遍法界,有很多有修行的這些天王、天主,或者是玉皇大帝、大梵天王,祂們的光芒都比不過佛的光芒。所以就算這些天王,祂們的身體很光亮,祂們有著無上的光明,但是在佛的面前,祂們都變得黯淡。為什麼?因為佛的福德願力,遠遠超過這些天王。所以這些自在的梵王,到了佛的面前,就好像被佛光遮蔽一樣,融入到佛的佛光之中。
所以,「其有瞻仰如來身者,豈不目眩」。什麼叫做目眩?「眩」,叫做閃耀的意思。這個「眩」,也能夠解釋為暈眩的意思,閃耀跟暈眩。佛和這些天王站在一起,這些天王的光芒,忽然間都黯淡下來,「其有瞻仰如來身者,豈不目眩」。
這是讚歎佛身,並不是說,我們眾生看著佛的身體,都亮到眼睛睜不開,不是這個意思。佛的光,是慈悲之光,是光明的顯現,但它又不刺眼。不像我們看太陽,我們不敢直視太陽,也不能直視,因為太陽的光,會傷害我們的視網膜。但佛的光是跟太陽一樣,可是你看佛光的時候,不會傷你的眼睛,不傷你的眼睛。但是,那個感覺,卻不輸給太陽的光。太陽的光,我們照到會感覺熱、會感覺刺眼,但佛的光,我們看到的時候,是看到光明、看到慈悲、看到清涼,不會感覺刺眼,你可以眼睛睜開的看他,你會覺得很光彩奪目。大眾知道那個感覺了嗎?
所以說,你們在往生的時候,如果有人假裝是佛要來度你,那個光如果很刺眼,絕對不是佛。這樣你們了解嗎?那絕對不是佛,那絕對是魔,和冤親債主,藉由那個境,要將你們引導到地獄和業障的世界。所以佛來接引你的時候,雖然很亮,但是那個光,讓你感覺很清涼、很舒服,不會讓你刺眼。阿彌陀佛,他會從光中走出來。如果讓你感覺會刺眼,感覺眼睛會睜不開,就絕對不是。這樣大家知道了吧。
這是一個提醒。所以「豈不目眩」,意思不是說,讓你眼睛睜不開,只是讓你感覺很燦爛而已。這是一個比喻,比喻給眾生聽,佛的心、佛的光芒,可以照諸黑暗,所有一切這些法王、天王,在佛面前,祂們也都變得暗淡一點,沒有那麼明顯的意思。這樣大眾了解這段的意思嗎?知道嗎?這裡講的是,佛的法身,佛的法身。
大眾,我們再繼續來研討以下。請合掌,請與師父同念:
「汝又觀此,諸大菩薩,妙色嚴淨,一切皆由,修習善業,福德而生。」
請放掌。
這段講得很好。這段講的是,諸菩薩是什麼功德,才有這麼莊嚴的法身。大眾有看過菩薩的法相嗎?我們現在佛堂裡面,能夠看到觀世音菩薩的法相。觀世音菩薩,有三十六法相,三十六法相,相相皆有不同。但是,我們現在看西方三聖,觀世音菩薩的法相,就是顯化一個菩薩、一個天人之相,天人之相。大眾看這個法相,是不是讓人感覺很莊嚴呢?很莊嚴、很慈悲。
菩薩是什麼樣的因緣,修得這麼莊嚴的法相呢?世尊教導我們,世尊說:「汝又觀此,諸大菩薩。」在當時,娑竭羅龍宮裡面,有這麼多菩薩在那裡,世尊請龍王,來觀看這些諸大菩薩。
這些諸大菩薩的「妙色嚴淨」。我們先慢慢解釋。「妙」,是什麼?「妙」,叫做妙有。「色」,叫做法相、法相,法相叫做色。「嚴」、「淨」,「嚴」叫做莊嚴,「淨」叫做清淨。很簡單的四個字,但是,是四種境界。
什麼叫做「妙有」?菩薩的法相,你看菩薩身上所穿的、身上所掛的這些瓔珞,這些都是珠寶,都是寶。「妙」,你看這些寶,這些珠寶在佛菩薩的身上,可以說是晶瑩剔透,每一個瓔珞跟珠寶,都是搭配得那麼的剛好,穿在菩薩的身上,讓人感覺心生尊敬,心生尊敬。菩薩的髮飾,跟菩薩頭頂所戴的法冠,都是非常的妙有,非常的妙有。這些東西,凡間找不到。
「色」,講的是法相。菩薩的法相,跟佛有一點不一樣,稍微不同。菩薩穿的是天人、天人相,穿的是天衣,叫做天衣無縫,叫天衣;戴的是珠寶瓔珞,頭戴的是寶冠。但是,你注意看,菩薩的法相,跟佛都一樣,菩薩的法相,其實跟佛沒有兩樣的,都是一樣的妙相。我們看菩薩,你看他身上穿的這個天人相,已經美過我們世間所有一切的這些美女、這些俊男,他們所穿的法衣跟法相,可是你看了菩薩的相,你還不會生邪淫。不生邪淫之心。看到菩薩會生莊嚴讚歎,以及誠心、誠敬之心。這就是菩薩和佛的不同,這樣大衆知道嗎?這樣大衆了解嗎?
菩薩和佛不同,佛的法相莊嚴,菩薩的法相,也等同跟佛一樣莊嚴。所以叫做什麼呢?法相莊嚴、清淨。莊嚴、清淨。我們看佛也好,看菩薩也好,我們看到這些相,都會想要尊敬地禮拜他,而不會去生一些邪淫,或是什麼亂七八糟的想法。不會吧?是不是呢?這就是不同,這就叫做妙色嚴淨。
為什麼呢?我跟你們說,在我們這個世間凡塵,人人都是著相。我們看到美的,我們就會心生喜好;看到好看的,我們就會心生喜好,是不是呢?這就是我們眾生的業。有的人還不相信,有的小姐打扮得很美,年輕的時候,是不是很多人會偷偷地看妳?是不是呢?這種人如果到那些比較不好的場所、比較不好的地方,是不是很危險?是不是呢?她就有可能會遇到一些歹徒和壞人的侵犯。所以這個相,不但不能保護自己,反遭災厄。
所以這個相,並不能稱作妙相,也不能稱作是好的。有的人就把自己裝扮得很美,對,人人都說妳很美,這沒有錯,但是妳如果走到那些黑暗的地方,妳就危險了,不知道妳會發生什麼事情。很多社會事件就是這樣來的,是不是呢?你把自己打扮得很瀟灑,結果呢?招蜂引蝶。
所以這個相,我們凡人的相,不能稱為莊嚴。凡人的相,叫做什麼呢?叫做俗相,俗,凡俗之相。這個凡俗之相,也有分等級,分等級。面相如果比較好看,你的人緣就比較好;面相如果比較難看,你就會比較自卑。這就是世間眾生,造善造惡得來的果報。你如果造善,你就漂亮;你造惡,你就醜陋。這是很簡單的道理。
但是就算我們生得再漂亮,也跟不上佛菩薩。因為很簡單,你坐在桌上,沒有人會去拜你;但是佛菩薩,人家看到了會尊敬。這就是福德不同。原因都是什麼呢?
「一切皆由,修習善業福德而生。」大衆,你們看到原因了嗎?這一些法相莊嚴、諸相妙有,怎麼來的?修福、修德而來。沒有那種不修福、不修德,你就能得好相、得善業,這是不可能的。
很簡單的道理,說給你們聽。這是一個因果相續的世間。世尊跟我們說:「種如是因,得如是果。」是不是呢?很簡單的道理。今天拿一顆葡萄的種子,你把它種到土裡,請問它是生出葡萄,還是生出芭樂?有可能我種葡萄卻長出芭樂嗎?有可能嗎?這是不可能的事情。但大衆就常常幻想,自己種葡萄卻要長出芭樂,所以才會有這麼多的妄想。如果要得到好果,就要種下好因;如果沒有種好因,種下的是惡因,就會得到惡果。很簡單的道理,是不是呢?
所以說,由這句話來警策我們眾生。什麼叫做警策呢?時時警示我們,時時提醒我們。在佛桌上的這些佛菩薩,是經過多麼長久的修行,他們是累劫的修行,才得到此福報的。我們算什麼?我們以後如果往生,子孫如果願意為我們上香祭拜,就阿彌陀佛了,是不是呢?還有很多的子孫,連祭拜都不願意拜,祖先就變成孤魂野鬼,這種情況很多。那就是你們累世不種福田、不種善因所得來的果報,你們今世還不趕快把握機會。
所以,世尊教導我們的因果,這都是事實,因果都是真實的。差別只在於,我們大眾願不願意相信。你如果要相信,就要依經依教法去做。我跟你們說,絕對會帶給你們很大的感應。只怕是我們連聽都沒有聽過,聞所未聞,聽所未聽,這就沒辦法了。
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精舍,每一個禮拜我們都找一天,在這裡研讀佛經,這就是最大的原因。並不是師父今天,故意跟你們大眾說這些,讓你們感覺,好像是在教化你們,其實不是。今天會到精舍的,都是有緣的眾生。就算今天,你們無緣來到精舍,師父所講的經文,我們也透過媒體在播放,大衆都能夠聽。因為每聽一句,每一次你就會有所進步。相信這就是,諸佛菩薩和師父,希望眾生都能夠破迷開悟,離苦得樂的根本方法。
這就是師父要向大眾開示的,也是今天,針對這部《十善業道經》,來向大眾做一個開示。希望大眾都能夠,跟隨佛學,勤修十善,斷惡修善,往生淨土大因。阿彌陀佛。
今天師父就開示到這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