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6 佛說十善業道經
- 念佛堂上諸位眾靈
- 諸位龍天護法
- 諸位四眾弟子 同學
- 大眾請合掌
- 請與師父同念
-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
-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
-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
- 無上甚深微妙法
- 百千萬劫難遭遇
- 我今見聞得受持
- 願解如來真實義
- 堂上諸位眾靈
- 諸位龍天護法
- 諸位四眾弟子 同學
- 大眾 阿彌陀佛
- 請放掌
- 請大眾翻開
- 《佛說十善業道經》
- 經文部分 第三頁 第七小行
- 在上一次
- 我們探討到心的問題
- 世尊在經文上面說
- 而心無色 不可見取
- 心本身
- 是無分別的
- 它是無分別
- 所以一切見與一切取
- 都是我們的意識所引動
- 所有一切行與一切作法
- 都是虛空 都是假的
- 但是心
- 是所有一切法裡面
- 最大奧妙之處
- 每個人的想法不同
- 他的心就會呈現不同的頻率
- 所以說 我們現今的大衆
- 思想 觀念不同
- 所造的業就不同
- 那麼六道輪迴
- 和人間種種
- 苦與樂的感受的果報
- 因此而生
- 這一句在上一次
- 師父跟你們解釋得非常清楚
- 今天我們繼續來看下一段
- 大眾請合掌
- 請與師父同念
- 汝見此會
- 雖各隨業
- 所現不同
- 而實於中
- 無有作者
- 好 請放掌
- 上一次向大眾說
- 說到心的作用
- 那麼這一段
- 我們來探討眾生
- 因為這個
- 生生世世
- 心與意識
- 在造業之後
- 所造成的一種境界
- 到底是什麼樣的境界
- 雖然這個心
- 無我與我所
- 我們每一個眾生
- 在這個世間
- 無我與我所
- 這是眾生所想不到的
- 雖各隨業
- 我們眾生
- 是無我也無我所
- 為什麼無我也無我所呢 ?
- 我 這個字 說的就是執著
- 執著這個 我的意思
- 我們有了這個 我
- 我們才有我心與我所
- 才有我苦與我受
- 但是其實這個我也是空的
- 為什麼世尊會這麼說呢 ?
- 我請問你
- 你現在這個我
- 是真的還是假的呢 ?
- 現在摸摸你這個身體
- 來 摸看看
- 這是真的還是假的呢 ?
- 有的人說這是真的
- 因為我摸得到
- 對於現在而言是真的
- 但再過一百年
- 你還摸得到嗎 ?
- 所以請問
- 這是真的還是假的 ?
- 它只是一個暫時的存在而已
- 所以說穿了
- 這個(我)也不是真的
- 包含什麼呢 ?
- 我所
- 我們觸摸的這個身體
- 是(我)所居住的地方
- 是(我)這個意識所居住的地方
- 為什麼稱作無我呢 ?
- 如果有這個(我)
- 你就有百分之百的
- 自主權利和自主能力
- 可見這個世間的輪迴
- 並不是由(我)來決定的
- 由(我的想法)來決定
- 如果是由(我)
- 這個想法來決定的話
- 我就能夠決定
- 現在要去天界
- 我想去哪裡
- 隨時都能夠決定
- 但是這個輪迴
- 這個宇宙真理的我
- 你的想法是無法決定的
- 因為唯一能決定的是你的業
- 你所造的業
- 你所受的業
- 而起的反應
- 所以你造惡是沒有辦法逃避的
- 這樣了解嗎 ?
- 造善你會得到善報
- 你也無法說 我不要
- 並不是說
- 這個想法的(我)是假的我
- 是假的 所以稱為(無我)
- 其實無我講的就是這點
- 重點在這裡
- 它不是由這個意識來決定一切
- 這個意識並不是真正的存在
- 它是暫時的存在
- 當你真正明白這個道理
- 你到了西方極樂世界
- 就跟阿彌陀佛融為一體
- 那個時候就不是只有一個你
- 也不是只有一個我
- 而是...我是阿彌陀佛
- 阿彌陀佛也是我
- 我是眾生
- 眾生也是我
- 所以宇宙的眾生
- 跟阿彌陀佛都是共同一體
- 你能體會得到嗎 ?
- 你是體會不到的
- 所以你才會執著在(我)
- 這個我便會把你綁住
- 所以佛說 無我也無我所
- 這是事實
- 這是真理
- 因為你有這個(我)的執著
- 你就會有這個(我)的肉體
- 那麼這個世間宇宙
- 有千千億億萬萬個我
- 是不是就形成了這個世界
- 形成了這個空間呢 ?
- 因為執著這個(我)
- 各人隨業
- 雖然各自隨業
- 所現不同
- 每個人呈現的境界不同
- 有的人法相比較好
- 有的法相比較差
- 有的人健康
- 有的人先天就五不全
- 有的人生在富貴人家
- 有的人生在窮苦的家庭
- 這叫做什麼 ?
- 各有不同
- 各有不同
- 而實於中
- 你說它不存在
- 它卻暫時的存在這個其中
- 這個(實)並不是真實的意思
- 而是實際的意思
- 無有作者
- 什麼叫做作 ? 改變 !
- 沒有人可以改變
- 在這個娑婆世界的眾生
- 隨業而來
- 沒人能夠改變
- 因為過去生中所造的業
- 你就必須受
- 並不是說我今天趕快修行
- 修到大師的境界
- 我就不用受過去所造的業了
- 我跟你們說 過去造的業
- 你同樣也是要受的
- 同樣要受的
- 只是境界不同而已
- 你不執著了
- 你的意識
- 跳脫了那個痛苦的境界
- 這就是上一次我跟你們說的
- 做而無作
- 無作而做的真諦
- 做到你不執著為止
- 沒有種種的罣礙為止
- 不會起種種的境界爲止
- 但唯一你想的是
- 我要來為眾生做一個圓滿
- 歡喜心來做
- 歡喜做
- 故一切法 解讀
- 無有作者意思就是這樣
- 沒有人 沒有任何人可以改變
- 唯一可以改變的是自己
- 你無法改變外在的這個境界
- 你只能夠改變自己
- 你如果一直想要改變別人
- 你就是另外在造業
- 造跟對方的業
- 這樣了解嗎 ?
- 這叫做什麼 ?
- 惱害眾生的業
- 有的人為了說
- 我要來改變這個社會
- 於是我就來創造這種
- 意識形態的東西
- 會造成什麼 ?
- 意識的綁架
- 叫意識綁架
- 你的方向如果不對
- 你就會帶領那個地區
- 的眾生與民眾
- 與你一起走不對的路
- 這就叫做什麼呢 ?
- 這叫做惱害
- 惱害眾生
- 惱害眾生
- 是會得到地獄的業報
- 所以千萬不能有那種
- 我想要改變別人的想法
- 要改變自己
- 你想要改變別人
- 改變不了時
- 反而跟對方造業
- 跟對方來造惡業
- 何苦呢 ?
- 所以無論你這一生
- 是做好 做壞 做善
- 積福德或造惡業
- 其實在這個世間
- 只是一個自然的顯化而已
- 自然顯化
- 我們繼續來看下一段經文
- 大眾請合掌
- 請與師父同念
- 故一切法
- 皆不思議
- 自性如幻
- 智者知已
- 應修善業
- 以是所生
- 蘊處界等
- 皆悉端正
- 見者無厭
- 請放掌
- 世尊向我們大眾開示
- 說 世間一切法皆不思議
- 所有這盡虛空遍法界的
- 所有這個世界的法門也不可思議
- 太多太多了
- 太多太多
- 但所有一切的起因
- 都在於什麼呢 ?
- 所有一切的起因
- 都是造業而來
- 都是造業
- 這個業是從自己的行為
- 和想法所引起的
- 來引起的
- 這個世間的一切
- 都如同夢幻一般
- 自性如幻
- 什麼叫做 自性如幻呢 ?
- 自 叫做自心
- 性 叫做性質
- 自心的性質
- 就好像一場夢幻一樣
- 比如說 你現在的身體是這樣
- 你的個性也是這樣
- 但是在幾十年之後
- 你的心與你的想法
- 跟你的個性
- 你所做的一切行為
- 是不是都消失了呢 ?
- 對不對呢 ?
- 消失之後
- 你的這一切
- 就好像做了一場夢一樣
- 只是這場夢
- 時間比較長而已
- 但它仍然是夢境
- 所以叫做 自性如幻
- 在這個六道輪迴的世間
- 不管你是好人壞人
- 你是大師 你是神明
- 你是什麼角色
- 你是做好 做壞 做惡 行善
- 這都是夢
- 只要你還被束縛在這個空間
- 這一切就都是夢境
- 這樣大眾了解嗎 ?
- 這叫做 自性如幻
- 智者知已
- 有智慧的人
- 有智慧有修行的人叫做智者
- 有智慧有修行的人
- 知已
- 知已 這個已說的是止的意思
- 止 就是止住的意思
- 有智慧的眾生
- 他知道要止念 要止住
- 止什麼 ? 止惡
- 他知道說
- 善有善報 惡有惡報
- 既然如此
- 我們就止惡修善
- 你會得到什麼果報呢 ?
- 得到龍天還有聖人
- 諸相妙好的果報
- 所以叫做 應修善業
- 有智慧的人知道這個奧妙
- 所以他就止住了
- 止什麼呢 ? 止惡 !
- 反過來 應修善業
- 應該要廣修諸善業
- 這就是 應修善業
- 那麼修善業之後
- 以是所生蘊處界等
- 因為你修諸善業
- 所以你所往生的
- 這個蘊處就是
- 這個境界
- 蘊處界 就是世界與境界
- 皆悉端正 見者無厭
- 不管你投生到哪一種境界
- 你的法相
- 與你的行為
- 與你的言談
- 和你的境界
- 你都會非常端正
- 相好 妙好
- 看到你 見者無厭
- 眾生看到你都不會產生厭惡
- 不產生厭惡
- 不會產生看到你就討厭
- 世尊向龍王講這一段
- 其實
- 世尊也是在向我們勸善
- 因為
- 這所有盡虛空遍法界
- 一切都是虛空
- 自性也都是夢幻
- 所以
- 既然我們這個業報身
- 還在這個空間
- 我們如果有看到這部經
- 世尊教導我們
- 如果你們有智慧
- 應該要明白
- 止惡 ! 止惡 !
- 要修什麼呢 ?
- 修善業 !
- 因為你修善業
- 你所生的這個境界
- 甚至你在的這個世界
- 你得到的都是端正的
- 妙相 妙好
- 諸相莊嚴
- 見者無厭
- 看到你都不會產生厭惡
- 所以大眾有想要這樣嗎 ?
- 有想要這樣嗎 ?
- 有想要做到這樣嗎 ?
- 人人看到你就歡喜
- 人人看到你就稱讚
- 想不想呢 ?
- 那麼我們就開始行善
- 唯有你開始行善
- 你才會知道
- 你才會了解
- 了解世尊對我們所說的
- 是真實的 ?還是虛假的 ?
- 一個樂善好施的人
- 絕對會得到他人的尊敬
- 一個散播好言好語的人
- 絕對會得到他人的歡喜
- 一個四處會去稱讚大眾
- 去安慰眾生的人
- 他也同樣會得到眾生的
- 尊敬與安慰
- 這是很簡單的道理
- 所以 佛不打妄語
- 佛所說的是事實
- 重要的是
- 這裡在座的大衆
- 你們願意相信嗎 ?
- 如果你們相信
- 去實行 去做 佛所說的話
- 你們也會得到
- 佛在經中裡面所說的大利益
- 大利益
- 這個利益就是
- 你們 信 願 行 和證
- 證 叫做證明
- 證明了才會知道
- 佛 所說的沒錯 是真的
- 但是我們現在的眾生
- 都是隨便聽聽的 做不到
- 做不到
- 做不到代表什麼呢 ?
- 不相信 !
- 真的嗎 ?
- 我對人好
- 我聽別人說
- 很多人對人好
- 結果下場都很不好
- 我跟你們說 那是了報
- 那是他在了報
- 他今天會遇到
- 他對別人好
- 對方卻反過來傷害他
- 那是過去生中
- 他也曾經如此對待眾生
- 當他了完報之後
- 他就會往生到
- 更好的境界去
- 所以我們不要只看到
- 小部分的社會事件
- 我們就一竿子打翻一船人
- 還有那99%的眾生
- 你對他好 他也對你好
- 你怎麼不去說呢 ?
- 你偏偏要去說
- 那一兩個社會事件
- 如此來阻礙自己的道心
- 這是很愚蠢的行為
- 所以當我們遇到有眾生這麼說
- 就要幫他把這個念頭轉過來
- 這只是少部分哦 !
- 還有很多那99%的眾生
- 他們都是很感恩的
- 他們都是很感恩的
- 所以我們不要為了那1%的
- 來否定那99%
- 對不對呢 ?
- 這樣 那些努力的
- 佛菩薩與那些眾生
- 他們不是很可憐嗎 ?
- 是不是呢 ?
- 我們不可以為了那
- 0.1%的眾生
- 來誤會這所有的一切
- 我們不可以這樣
- 就好像我們碰到一些事情
- 我們就想要幫助眾生
- 有時候我們出去
- 很多人跟你說感恩
- 感恩
- 有的人會跟你感謝
- 但是你也會遇到那種
- 拿了你東西
- 轉頭就走的人
- 也有這種眾生的
- 那種眾生畢竟是少數
- 但是我們就會為了那種眾生
- 就不想繼續再做了
- 失去了信心
- 這樣是不是很不划算呢 ?
- 真的很不值得
- 你有沒有看到那一些
- 你幫助他
- 他一直跟你感恩的眾生呢 ?
- 我們要看那些眾生
- 而不是看那些不懂感恩的眾生
- 就算他們不感恩
- 我們也要歡喜心
- 可見我們過去
- 也曾經拿了別人的東西
- 而我們也沒有感恩
- 這就是這樣
- 如果能夠了解
- 能夠不受影響
- 還能一直這樣做下去的
- 這些佛弟子
- 你們是真的修行
- 真修行 !
- 所以 這就是師父
- 希望你們大眾要去做的
- 要做得到
- 這樣大眾了解嗎 ?
- 好 今天師父就先說一段
- 希望大衆對今天所講的這小段
- 能夠有所了解
- 明白所有一切相
- 都是由心造成的
- 但是 是由你的意識來引導
- 由心所生
- 由意識引導
- 大眾這樣
- 了解這個道理了嗎 ?
- 一切法由心想生
- 但由意識引導
- 後面還多加了這一句
- 所以你的想法是善的
- 你的心也是善的
- 你的想法是惡的
- 你的心也是惡的
- 這樣了解意思嗎 ?
- 但是這個心
- 這個心
- 它的能量是無限的
- 所以我希望眾生要常常
- 保持 心善 念善 意也要善
- 心要善 意念要善
- 行為也要善
- 這才是我們每一位佛弟子
- 應當要努力去做的事
- 這就是師父今天針對這一段
- 向大眾所說的重點
- 希望大眾要謹記在心 !
- 這樣好嗎 ?
- 好 今天師父就開示到這
- 大眾請合掌
- 請與師父同念
- 願消三障諸煩惱
- 願得智慧真明了
- 普願罪障悉消除
- 世世常行菩薩道
- 願生西方極樂中
- 九品蓮華為父母
- 花開見佛悟無生
- 不退菩薩為伴侶
- 阿彌陀佛
影片播放列表
- 念佛堂上諸位眾靈
- 諸位龍天護法
- 諸位四眾弟子 同學
- 大眾請合掌
- 請與師父同念
-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
-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
-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
- 無上甚深微妙法
- 百千萬劫難遭遇
- 我今見聞得受持
- 願解如來真實義
- 堂上諸位眾靈
- 諸位龍天護法
- 諸位四眾弟子 同學
- 大眾 阿彌陀佛
- 請放掌
- 請大眾翻開
- 《佛說十善業道經》
- 經文部分 第三頁 第七小行
- 在上一次
- 我們探討到心的問題
- 世尊在經文上面說
- 而心無色 不可見取
- 心本身
- 是無分別的
- 它是無分別
- 所以一切見與一切取
- 都是我們的意識所引動
- 所有一切行與一切作法
- 都是虛空 都是假的
- 但是心
- 是所有一切法裡面
- 最大奧妙之處
- 每個人的想法不同
- 他的心就會呈現不同的頻率
- 所以說 我們現今的大衆
- 思想 觀念不同
- 所造的業就不同
- 那麼六道輪迴
- 和人間種種
- 苦與樂的感受的果報
- 因此而生
- 這一句在上一次
- 師父跟你們解釋得非常清楚
- 今天我們繼續來看下一段
- 大眾請合掌
- 請與師父同念
- 汝見此會
- 雖各隨業
- 所現不同
- 而實於中
- 無有作者
- 好 請放掌
- 上一次向大眾說
- 說到心的作用
- 那麼這一段
- 我們來探討眾生
- 因為這個
- 生生世世
- 心與意識
- 在造業之後
- 所造成的一種境界
- 到底是什麼樣的境界
- 雖然這個心
- 無我與我所
- 我們每一個眾生
- 在這個世間
- 無我與我所
- 這是眾生所想不到的
- 雖各隨業
- 我們眾生
- 是無我也無我所
- 為什麼無我也無我所呢 ?
- 我 這個字 說的就是執著
- 執著這個 我的意思
- 我們有了這個 我
- 我們才有我心與我所
- 才有我苦與我受
- 但是其實這個我也是空的
- 為什麼世尊會這麼說呢 ?
- 我請問你
- 你現在這個我
- 是真的還是假的呢 ?
- 現在摸摸你這個身體
- 來 摸看看
- 這是真的還是假的呢 ?
- 有的人說這是真的
- 因為我摸得到
- 對於現在而言是真的
- 但再過一百年
- 你還摸得到嗎 ?
- 所以請問
- 這是真的還是假的 ?
- 它只是一個暫時的存在而已
- 所以說穿了
- 這個(我)也不是真的
- 包含什麼呢 ?
- 我所
- 我們觸摸的這個身體
- 是(我)所居住的地方
- 是(我)這個意識所居住的地方
- 為什麼稱作無我呢 ?
- 如果有這個(我)
- 你就有百分之百的
- 自主權利和自主能力
- 可見這個世間的輪迴
- 並不是由(我)來決定的
- 由(我的想法)來決定
- 如果是由(我)
- 這個想法來決定的話
- 我就能夠決定
- 現在要去天界
- 我想去哪裡
- 隨時都能夠決定
- 但是這個輪迴
- 這個宇宙真理的我
- 你的想法是無法決定的
- 因為唯一能決定的是你的業
- 你所造的業
- 你所受的業
- 而起的反應
- 所以你造惡是沒有辦法逃避的
- 這樣了解嗎 ?
- 造善你會得到善報
- 你也無法說 我不要
- 並不是說
- 這個想法的(我)是假的我
- 是假的 所以稱為(無我)
- 其實無我講的就是這點
- 重點在這裡
- 它不是由這個意識來決定一切
- 這個意識並不是真正的存在
- 它是暫時的存在
- 當你真正明白這個道理
- 你到了西方極樂世界
- 就跟阿彌陀佛融為一體
- 那個時候就不是只有一個你
- 也不是只有一個我
- 而是...我是阿彌陀佛
- 阿彌陀佛也是我
- 我是眾生
- 眾生也是我
- 所以宇宙的眾生
- 跟阿彌陀佛都是共同一體
- 你能體會得到嗎 ?
- 你是體會不到的
- 所以你才會執著在(我)
- 這個我便會把你綁住
- 所以佛說 無我也無我所
- 這是事實
- 這是真理
- 因為你有這個(我)的執著
- 你就會有這個(我)的肉體
- 那麼這個世間宇宙
- 有千千億億萬萬個我
- 是不是就形成了這個世界
- 形成了這個空間呢 ?
- 因為執著這個(我)
- 各人隨業
- 雖然各自隨業
- 所現不同
- 每個人呈現的境界不同
- 有的人法相比較好
- 有的法相比較差
- 有的人健康
- 有的人先天就五不全
- 有的人生在富貴人家
- 有的人生在窮苦的家庭
- 這叫做什麼 ?
- 各有不同
- 各有不同
- 而實於中
- 你說它不存在
- 它卻暫時的存在這個其中
- 這個(實)並不是真實的意思
- 而是實際的意思
- 無有作者
- 什麼叫做作 ? 改變 !
- 沒有人可以改變
- 在這個娑婆世界的眾生
- 隨業而來
- 沒人能夠改變
- 因為過去生中所造的業
- 你就必須受
- 並不是說我今天趕快修行
- 修到大師的境界
- 我就不用受過去所造的業了
- 我跟你們說 過去造的業
- 你同樣也是要受的
- 同樣要受的
- 只是境界不同而已
- 你不執著了
- 你的意識
- 跳脫了那個痛苦的境界
- 這就是上一次我跟你們說的
- 做而無作
- 無作而做的真諦
- 做到你不執著為止
- 沒有種種的罣礙為止
- 不會起種種的境界爲止
- 但唯一你想的是
- 我要來為眾生做一個圓滿
- 歡喜心來做
- 歡喜做
- 故一切法 解讀
- 無有作者意思就是這樣
- 沒有人 沒有任何人可以改變
- 唯一可以改變的是自己
- 你無法改變外在的這個境界
- 你只能夠改變自己
- 你如果一直想要改變別人
- 你就是另外在造業
- 造跟對方的業
- 這樣了解嗎 ?
- 這叫做什麼 ?
- 惱害眾生的業
- 有的人為了說
- 我要來改變這個社會
- 於是我就來創造這種
- 意識形態的東西
- 會造成什麼 ?
- 意識的綁架
- 叫意識綁架
- 你的方向如果不對
- 你就會帶領那個地區
- 的眾生與民眾
- 與你一起走不對的路
- 這就叫做什麼呢 ?
- 這叫做惱害
- 惱害眾生
- 惱害眾生
- 是會得到地獄的業報
- 所以千萬不能有那種
- 我想要改變別人的想法
- 要改變自己
- 你想要改變別人
- 改變不了時
- 反而跟對方造業
- 跟對方來造惡業
- 何苦呢 ?
- 所以無論你這一生
- 是做好 做壞 做善
- 積福德或造惡業
- 其實在這個世間
- 只是一個自然的顯化而已
- 自然顯化
- 我們繼續來看下一段經文
- 大眾請合掌
- 請與師父同念
- 故一切法
- 皆不思議
- 自性如幻
- 智者知已
- 應修善業
- 以是所生
- 蘊處界等
- 皆悉端正
- 見者無厭
- 請放掌
- 世尊向我們大眾開示
- 說 世間一切法皆不思議
- 所有這盡虛空遍法界的
- 所有這個世界的法門也不可思議
- 太多太多了
- 太多太多
- 但所有一切的起因
- 都在於什麼呢 ?
- 所有一切的起因
- 都是造業而來
- 都是造業
- 這個業是從自己的行為
- 和想法所引起的
- 來引起的
- 這個世間的一切
- 都如同夢幻一般
- 自性如幻
- 什麼叫做 自性如幻呢 ?
- 自 叫做自心
- 性 叫做性質
- 自心的性質
- 就好像一場夢幻一樣
- 比如說 你現在的身體是這樣
- 你的個性也是這樣
- 但是在幾十年之後
- 你的心與你的想法
- 跟你的個性
- 你所做的一切行為
- 是不是都消失了呢 ?
- 對不對呢 ?
- 消失之後
- 你的這一切
- 就好像做了一場夢一樣
- 只是這場夢
- 時間比較長而已
- 但它仍然是夢境
- 所以叫做 自性如幻
- 在這個六道輪迴的世間
- 不管你是好人壞人
- 你是大師 你是神明
- 你是什麼角色
- 你是做好 做壞 做惡 行善
- 這都是夢
- 只要你還被束縛在這個空間
- 這一切就都是夢境
- 這樣大眾了解嗎 ?
- 這叫做 自性如幻
- 智者知已
- 有智慧的人
- 有智慧有修行的人叫做智者
- 有智慧有修行的人
- 知已
- 知已 這個已說的是止的意思
- 止 就是止住的意思
- 有智慧的眾生
- 他知道要止念 要止住
- 止什麼 ? 止惡
- 他知道說
- 善有善報 惡有惡報
- 既然如此
- 我們就止惡修善
- 你會得到什麼果報呢 ?
- 得到龍天還有聖人
- 諸相妙好的果報
- 所以叫做 應修善業
- 有智慧的人知道這個奧妙
- 所以他就止住了
- 止什麼呢 ? 止惡 !
- 反過來 應修善業
- 應該要廣修諸善業
- 這就是 應修善業
- 那麼修善業之後
- 以是所生蘊處界等
- 因為你修諸善業
- 所以你所往生的
- 這個蘊處就是
- 這個境界
- 蘊處界 就是世界與境界
- 皆悉端正 見者無厭
- 不管你投生到哪一種境界
- 你的法相
- 與你的行為
- 與你的言談
- 和你的境界
- 你都會非常端正
- 相好 妙好
- 看到你 見者無厭
- 眾生看到你都不會產生厭惡
- 不產生厭惡
- 不會產生看到你就討厭
- 世尊向龍王講這一段
- 其實
- 世尊也是在向我們勸善
- 因為
- 這所有盡虛空遍法界
- 一切都是虛空
- 自性也都是夢幻
- 所以
- 既然我們這個業報身
- 還在這個空間
- 我們如果有看到這部經
- 世尊教導我們
- 如果你們有智慧
- 應該要明白
- 止惡 ! 止惡 !
- 要修什麼呢 ?
- 修善業 !
- 因為你修善業
- 你所生的這個境界
- 甚至你在的這個世界
- 你得到的都是端正的
- 妙相 妙好
- 諸相莊嚴
- 見者無厭
- 看到你都不會產生厭惡
- 所以大眾有想要這樣嗎 ?
- 有想要這樣嗎 ?
- 有想要做到這樣嗎 ?
- 人人看到你就歡喜
- 人人看到你就稱讚
- 想不想呢 ?
- 那麼我們就開始行善
- 唯有你開始行善
- 你才會知道
- 你才會了解
- 了解世尊對我們所說的
- 是真實的 ?還是虛假的 ?
- 一個樂善好施的人
- 絕對會得到他人的尊敬
- 一個散播好言好語的人
- 絕對會得到他人的歡喜
- 一個四處會去稱讚大眾
- 去安慰眾生的人
- 他也同樣會得到眾生的
- 尊敬與安慰
- 這是很簡單的道理
- 所以 佛不打妄語
- 佛所說的是事實
- 重要的是
- 這裡在座的大衆
- 你們願意相信嗎 ?
- 如果你們相信
- 去實行 去做 佛所說的話
- 你們也會得到
- 佛在經中裡面所說的大利益
- 大利益
- 這個利益就是
- 你們 信 願 行 和證
- 證 叫做證明
- 證明了才會知道
- 佛 所說的沒錯 是真的
- 但是我們現在的眾生
- 都是隨便聽聽的 做不到
- 做不到
- 做不到代表什麼呢 ?
- 不相信 !
- 真的嗎 ?
- 我對人好
- 我聽別人說
- 很多人對人好
- 結果下場都很不好
- 我跟你們說 那是了報
- 那是他在了報
- 他今天會遇到
- 他對別人好
- 對方卻反過來傷害他
- 那是過去生中
- 他也曾經如此對待眾生
- 當他了完報之後
- 他就會往生到
- 更好的境界去
- 所以我們不要只看到
- 小部分的社會事件
- 我們就一竿子打翻一船人
- 還有那99%的眾生
- 你對他好 他也對你好
- 你怎麼不去說呢 ?
- 你偏偏要去說
- 那一兩個社會事件
- 如此來阻礙自己的道心
- 這是很愚蠢的行為
- 所以當我們遇到有眾生這麼說
- 就要幫他把這個念頭轉過來
- 這只是少部分哦 !
- 還有很多那99%的眾生
- 他們都是很感恩的
- 他們都是很感恩的
- 所以我們不要為了那1%的
- 來否定那99%
- 對不對呢 ?
- 這樣 那些努力的
- 佛菩薩與那些眾生
- 他們不是很可憐嗎 ?
- 是不是呢 ?
- 我們不可以為了那
- 0.1%的眾生
- 來誤會這所有的一切
- 我們不可以這樣
- 就好像我們碰到一些事情
- 我們就想要幫助眾生
- 有時候我們出去
- 很多人跟你說感恩
- 感恩
- 有的人會跟你感謝
- 但是你也會遇到那種
- 拿了你東西
- 轉頭就走的人
- 也有這種眾生的
- 那種眾生畢竟是少數
- 但是我們就會為了那種眾生
- 就不想繼續再做了
- 失去了信心
- 這樣是不是很不划算呢 ?
- 真的很不值得
- 你有沒有看到那一些
- 你幫助他
- 他一直跟你感恩的眾生呢 ?
- 我們要看那些眾生
- 而不是看那些不懂感恩的眾生
- 就算他們不感恩
- 我們也要歡喜心
- 可見我們過去
- 也曾經拿了別人的東西
- 而我們也沒有感恩
- 這就是這樣
- 如果能夠了解
- 能夠不受影響
- 還能一直這樣做下去的
- 這些佛弟子
- 你們是真的修行
- 真修行 !
- 所以 這就是師父
- 希望你們大眾要去做的
- 要做得到
- 這樣大眾了解嗎 ?
- 好 今天師父就先說一段
- 希望大衆對今天所講的這小段
- 能夠有所了解
- 明白所有一切相
- 都是由心造成的
- 但是 是由你的意識來引導
- 由心所生
- 由意識引導
- 大眾這樣
- 了解這個道理了嗎 ?
- 一切法由心想生
- 但由意識引導
- 後面還多加了這一句
- 所以你的想法是善的
- 你的心也是善的
- 你的想法是惡的
- 你的心也是惡的
- 這樣了解意思嗎 ?
- 但是這個心
- 這個心
- 它的能量是無限的
- 所以我希望眾生要常常
- 保持 心善 念善 意也要善
- 心要善 意念要善
- 行為也要善
- 這才是我們每一位佛弟子
- 應當要努力去做的事
- 這就是師父今天針對這一段
- 向大眾所說的重點
- 希望大眾要謹記在心 !
- 這樣好嗎 ?
- 好 今天師父就開示到這
- 大眾請合掌
- 請與師父同念
- 願消三障諸煩惱
- 願得智慧真明了
- 普願罪障悉消除
- 世世常行菩薩道
- 願生西方極樂中
- 九品蓮華為父母
- 花開見佛悟無生
- 不退菩薩為伴侶
- 阿彌陀佛

請大眾翻開《佛說十善業道經》,經文部分,第三頁,第七小行。
在上一次,我們探討到心的問題。世尊在經文上面說:「而心無色,不可見取。」心本身是無分別的,它是無分別。所以一切見與一切取,都是我們的意識所引動。所有一切行與一切作法,都是虛空、都是假的。但是心,是所有一切法裡面,最大奧妙之處。每個人的想法不同,他的心就會呈現不同的頻率。所以說,我們現今的大衆,思想、觀念不同,所造的業就不同。那麼六道輪迴,和人間種種苦與樂的感受的果報,因此而生。這一句在上一次,師父跟你們解釋得非常清楚。
今天我們繼續來看下一段。大眾請合掌,請與師父同念:
「汝見此會,雖各隨業,所現不同,而實於中,無有作者。」
好,請放掌。
上一次向大眾說,說到心的作用。那麼這一段,我們來探討眾生因為這個生生世世,心與意識,在造業之後,所造成的一種境界。到底是什麼樣的境界?雖然這個心,無我與我所。我們每一個眾生,在這個世間,無我與我所,這是眾生所想不到的。雖各隨業,我們眾生,是無我也無我所。為什麼無我也無我所呢?我,這個字,說的就是執著,執著這個「我」的意思。我們有了這個「我」,我們才有我心與我所,才有我苦與我受。
但是其實這個我也是空的。為什麼世尊會這麼說呢?我請問你,你現在這個我,是真的還是假的呢?現在摸摸你這個身體,來,摸看看。這是真的還是假的呢?有的人說這是真的,因為我摸得到。對於現在而言是真的,但再過一百年,你還摸得到嗎?所以請問,這是真的還是假的?它只是一個暫時的存在而已。所以說穿了,這個(我)也不是真的。包含什麼呢?我所,我們觸摸的這個身體,是(我)所居住的地方,是(我)這個意識所居住的地方。
為什麼稱作無我呢?如果有這個(我),你就有百分之百的自主權利和自主能力。可見這個世間的輪迴,並不是由(我)來決定的,由(我的想法)來決定。如果是由(我),這個想法來決定的話,我就能夠決定現在要去天界,我想去哪裡,隨時都能夠決定。但是這個輪迴,這個宇宙真理的我,你的想法是無法決定的。因為唯一能決定的是你的業,你所造的業,你所受的業,而起的反應。所以你造惡是沒有辦法逃避的,這樣了解嗎?造善你會得到善報,你也無法說:「我不要。」並不是說,這個想法的(我)是假的我,是假的,所以稱為(無我)。其實無我講的就是這點,重點在這裡。它不是由這個意識來決定一切,這個意識並不是真正的存在,它是暫時的存在。
當你真正明白這個道理,你到了西方極樂世界,就跟阿彌陀佛融為一體,那個時候就不是只有一個你,也不是只有一個我,而是…我是阿彌陀佛,阿彌陀佛也是我;我是眾生,眾生也是我。所以宇宙的眾生,跟阿彌陀佛都是共同一體。你能體會得到嗎?你是體會不到的,所以你才會執著在(我)。這個我便會把你綁住。所以佛說,無我也無我所,這是事實,這是真理。因為你有這個(我)的執著,你就會有這個(我)的肉體。那麼這個世間宇宙,有千千億億萬萬個我,是不是就形成了這個世界、形成了這個空間呢?
因為執著這個(我),各人隨業,雖然各自隨業,所現不同,每個人呈現的境界不同。有的人法相比較好,有的法相比較差;有的人健康,有的人先天就五不全;有的人生在富貴人家,有的人生在窮苦的家庭。這叫做什麼?各有不同,各有不同。而實於中,你說它不存在,它卻暫時的存在這個其中。這個(實)並不是真實的意思,而是實際的意思。「無有作者」,什麼叫做作?改變!沒有人可以改變。在這個娑婆世界的眾生,隨業而來,沒人能夠改變。因為過去生中所造的業,你就必須受。並不是說我今天趕快修行,修到大師的境界,我就不用受過去所造的業了。我跟你們說,過去造的業,你同樣也是要受的,同樣要受的。只是境界不同而已,你不執著了,你的意識跳脫了那個痛苦的境界。
這就是上一次我跟你們說的,做而無作、無作而做的真諦。做到你不執著為止,沒有種種的罣礙為止,不會起種種的境界爲止。但唯一你想的是,我要來為眾生做一個圓滿,歡喜心來做,歡喜做。故一切法,解讀「無有作者」意思就是這樣。沒有人,沒有任何人可以改變,唯一可以改變的是自己。你無法改變外在的這個境界,你只能夠改變自己。你如果一直想要改變別人,你就是另外在造業,造跟對方的業,這樣了解嗎?這叫做什麼?惱害眾生的業。
有的人為了說:「我要來改變這個社會。」於是我就來創造這種意識形態的東西,會造成什麼?意識的綁架,叫意識綁架。你的方向如果不對,你就會帶領那個地區的眾生與民眾,與你一起走不對的路,這就叫做什麼呢?這叫做惱害,惱害眾生。惱害眾生,是會得到地獄的業報。所以千萬不能有那種,我想要改變別人的想法,要改變自己。你想要改變別人,改變不了時,反而跟對方造業,跟對方來造惡業,何苦呢?所以無論你這一生,是做好、做壞、做善,積福德或造惡業,其實在這個世間,只是一個自然的顯化而已,自然顯化。
我們繼續來看下一段經文。大眾請合掌,請與師父同念:
「故一切法,皆不思議,自性如幻,智者知已,應修善業。以是所生,蘊處界等,皆悉端正,見者無厭。」
請放掌。
世尊向我們大眾開示,說:世間一切法皆不思議。所有這盡虛空遍法界的,所有這個世界的法門也不可思議,太多太多了,太多太多。但所有一切的起因,都在於什麼呢?所有一切的起因,都是造業而來,都是造業。這個業是從自己的行為和想法所引起的,來引起的。這個世間的一切,都如同夢幻一般,「自性如幻」。什麼叫做「自性如幻」呢?自,叫做自心;性,叫做性質。自心的性質,就好像一場夢幻一樣。比如說,你現在的身體是這樣,你的個性也是這樣,但是在幾十年之後,你的心與你的想法、跟你的個性、你所做的一切行為,是不是都消失了呢?對不對呢?消失之後,你的這一切,就好像做了一場夢一樣,只是這場夢時間比較長而已,但它仍然是夢境,所以叫做「自性如幻」。在這個六道輪迴的世間,不管你是好人壞人,你是大師,你是神明,你是什麼角色,你是做好、做壞、做惡、行善,這都是夢。只要你還被束縛在這個空間,這一切就都是夢境,這樣大眾了解嗎?這叫做「自性如幻」。
「智者知已」,有智慧的人,有智慧有修行的人叫做智者。有智慧有修行的人,知已。知已,這個已說的是止的意思,止,就是止住的意思。有智慧的眾生,他知道要止念,要止住。止什麼?止惡。他知道說:「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。」既然如此,我們就止惡修善。你會得到什麼果報呢?得到龍天還有聖人,諸相妙好的果報。所以叫做「應修善業」。有智慧的人知道這個奧妙,所以他就止住了。止什麼呢?止惡!反過來,「應修善業」,應該要廣修諸善業,這就是「應修善業」。
那麼修善業之後,「以是所生蘊處界等」,因為你修諸善業,所以你所往生的這個蘊處就是,這個境界。蘊處界,就是世界與境界。「皆悉端正,見者無厭」。不管你投生到哪一種境界,你的法相與你的行為、與你的言談、和你的境界,你都會非常端正、相好、妙好。看到你,「見者無厭」,眾生看到你都不會產生厭惡,不產生厭惡,不會產生看到你就討厭。
世尊向龍王講這一段,其實,世尊也是在向我們勸善。因為,這所有盡虛空遍法界,一切都是虛空,自性也都是夢幻。所以,既然我們這個業報身還在這個空間,我們如果有看到這部經,世尊教導我們:「如果你們有智慧,應該要明白,止惡!止惡!要修什麼呢?修善業!」因為你修善業,你所生的這個境界,甚至你在的這個世界,你得到的都是端正的、妙相、妙好、諸相莊嚴、見者無厭,看到你都不會產生厭惡。
所以大眾有想要這樣嗎?有想要這樣嗎?有想要做到這樣嗎?人人看到你就歡喜,人人看到你就稱讚,想不想呢?那麼我們就開始行善。唯有你開始行善,你才會知道,你才會了解,了解世尊對我們所說的,是真實的?還是虛假的?一個樂善好施的人,絕對會得到他人的尊敬。一個散播好言好語的人,絕對會得到他人的歡喜。一個四處會去稱讚大眾、去安慰眾生的人,他也同樣會得到眾生的尊敬與安慰。這是很簡單的道理。所以,佛不打妄語,佛所說的是事實。重要的是,這裡在座的大衆,你們願意相信嗎?如果你們相信,去實行、去做,佛所說的話,你們也會得到佛在經中裡面所說的大利益,大利益。這個利益就是你們,信、願、行和證。證,叫做證明。證明了才會知道,佛所說的沒錯,是真的。
但是我們現在的眾生,都是隨便聽聽的,做不到。做不到,做不到代表什麼呢?不相信!「真的嗎?我對人好,我聽別人說,很多人對人好,結果下場都很不好。」我跟你們說,那是了報,那是他在了報。他今天會遇到,他對別人好,對方卻反過來傷害他,那是過去生中,他也曾經如此對待眾生。當他了完報之後,他就會往生到更好的境界去。所以我們不要只看到小部分的社會事件,我們就一竿子打翻一船人。還有那99%的眾生,你對他好,他也對你好,你怎麼不去說呢?你偏偏要去說那一兩個社會事件,如此來阻礙自己的道心,這是很愚蠢的行為。所以當我們遇到有眾生這麼說,就要幫他把這個念頭轉過來:「這只是少部分哦!還有很多那99%的眾生,他們都是很感恩的,他們都是很感恩的。」所以我們不要為了那1%的,來否定那99%,對不對呢?這樣,那些努力的佛菩薩與那些眾生,他們不是很可憐嗎?是不是呢?我們不可以為了那0.1%的眾生,來誤會這所有的一切,我們不可以這樣。
就好像我們碰到一些事情,我們就想要幫助眾生。有時候我們出去,很多人跟你說感恩、感恩,有的人會跟你感謝。但是你也會遇到那種,拿了你東西,轉頭就走的人。也有這種眾生的。那種眾生畢竟是少數,但是我們就會為了那種眾生,就不想繼續再做了,失去了信心。這樣是不是很不划算呢?真的很不值得。你有沒有看到那一些,你幫助他,他一直跟你感恩的眾生呢?我們要看那些眾生,而不是看那些不懂感恩的眾生。就算他們不感恩,我們也要歡喜心。可見我們過去,也曾經拿了別人的東西,而我們也沒有感恩,這就是這樣。如果能夠了解,能夠不受影響,還能一直這樣做下去的,這些佛弟子,你們是真的修行,真修行!
所以,這就是師父希望你們大眾要去做的,要做得到。這樣大眾了解嗎?好。今天師父就先說一段,希望大衆對今天所講的這小段,能夠有所了解。明白所有一切相,都是由心造成的。但是,是由你的意識來引導,由心所生、由意識引導。大眾這樣了解這個道理了嗎?一切法由心想生,但由意識引導,後面還多加了這一句。所以你的想法是善的,你的心也是善的;你的想法是惡的,你的心也是惡的。這樣了解意思嗎?但是這個心,這個心,它的能量是無限的。所以我希望眾生要常常保持,心善、念善、意也要善。心要善、意念要善、行為也要善,這才是我們每一位佛弟子,應當要努力去做的事。這就是師父今天針對這一段,向大眾所說的重點。希望大眾要謹記在心!這樣好嗎?好,今天師父就開示到這。
